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江南官网莱斯特城的赞助商 > 新闻动态 > 泽连斯基的困境:谈判参与权与外援收缩下的乌克兰

新闻动态

泽连斯基的困境:谈判参与权与外援收缩下的乌克兰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5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78

2025年1月25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摩尔多瓦总统马亚·桑杜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,再次呼吁欧盟和美国必须将基辅纳入与俄罗斯的任何谈判,并强调“无乌克兰参与的和平协议无法保证持久性”。这一表态看似强硬,实则暴露出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被动地位——其生存高度依赖外部援助,而谈判主导权却始终被美俄两大国牢牢掌控。

一、外援输血下的生存困境

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乌克兰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几乎完全依赖西方支持。尽管泽连斯基在发布会上宣称“美国对乌军事援助并未停止”,但现实却更为复杂。2025年1月24日,美国国务院冻结了几乎所有对外援助的新资金,仅保留对以色列、埃及的军事援助及人道主义食品项目。尽管泽连斯基否认对乌援助中断,但内部文件显示,拜登政府可能已提前转移部分资金以应对冻结,而乌克兰议会预算委员会主席也承认,当前预算安全得益于“动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”的贷款机制。

欧盟虽持续提供支持,但其立场日益分化。德国、法国等国主张通过援助维持乌克兰战场压力,但东欧国家担忧过度卷入可能激化与俄罗斯的对抗。这种分歧导致欧盟对乌援助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基辅需求,进一步加深了乌克兰的被动性。

二、谈判桌上的“局外人”姿态

泽连斯基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“乌克兰必须参与谈判”,甚至提出希望欧盟、美国、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组成谈判框架。然而,这一诉求更多是姿态性的宣示。2022年,泽连斯基签署法令禁止与普京直接会谈,名义上是防止俄罗斯绕过基辅与其他势力接触,实则将谈判主动权让渡给外部力量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讽刺称,泽连斯基的禁令如同“在幼儿园分发武器后要求他人服从规则”,而普京更明确表示,与基辅的谈判因禁令“不具备合法性”。

美国的介入进一步削弱了乌克兰的谈判地位。特朗普政府虽承诺“结束战争”,但其策略模糊不清,甚至暗示可能通过施压乌克兰让步换取停火。泽连斯基虽公开表示“相信特朗普能结束冲突”,但私下承认对美方计划缺乏清晰认知,凸显其依赖性与不确定性。

三、能源危机与地缘博弈的夹缝求生

乌克兰的困境不仅体现在战场和谈判桌上,还蔓延至地区外交层面。2025年初,俄罗斯停止经乌克兰向摩尔多瓦输送天然气,导致后者陷入能源危机。泽连斯基趁机承诺向摩尔多瓦及德涅斯特河沿岸提供煤炭援助,并派遣专家协助发电厂改造。这一举措既是对俄罗斯能源施压的反制,也是拉拢摩尔多瓦、扩大地区影响力的尝试。

然而,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。乌克兰自身能源系统因战争严重受损,煤炭供应能力有限,且摩尔多瓦总统桑杜指责俄罗斯“蓄意制造危机以扶持亲俄势力”,暗示基辅的援助难以根本解决问题。

四、未来挑战:外援收缩与战略自主的悖论

乌克兰的生存逻辑陷入两难:若无外援,其军事与经济将迅速崩溃;但依赖外援又导致其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。美国冻结援助的新动向已引发连锁反应,国际组织警告称“全球援助项目可能快速中止”,而乌克兰若失去西方持续输血,战场劣势将加速显现。

与此同时,泽连斯基试图通过“战场与谈判桌双线作战”重塑话语权,但其政策工具箱极为有限。欧盟的“分阶段放松制裁”策略、美国的有条件豁免,均要求乌克兰在政治改革和遏制极端势力上做出承诺,但这些条件与当前战局及国内治理能力严重脱节。

结语

泽连斯基的困境折射出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结构性弱势。乌克兰的“谈判参与权”诉求本质上是争取生存空间的最后挣扎,但其命运仍取决于美俄的战略平衡与利益交换。若西方援助进一步收缩,或特朗普政府推动“速战速决”的妥协方案,基辅或将被迫接受更苛刻的停火条件。而泽连斯基的能源外交与网络攻击(如对俄运营商MegaFon的网络攻击)虽展现战术主动性,却无法扭转战略被动。这场冲突的终局,或许早已超出乌克兰自身所能掌控的范围。